跳至主要內容
在5G浪潮及Covid-19不散的雙重壓力下,美國和台灣的股市不但看回不回,還屢創新高,甚至違反了所有的證券分析的原理原則,讓許多投資大師和投機大師都紛紛認錯回補。某一投資素人乾脆喊出震天價響的一句話:「Anytime、Anyprice,一股Tesla、一股tsmc、億分之一枚Bitcoin !」。
Gamestop的股價暴動,顯現美國股市年輕散戶與華爾街巨鱷的世代對抗,散戶有天也會變股神;新創企業的獨角獸,以市價估算10億美元起跳,燒錢愈快,虧損愈大愈吸引投資人?令人不得不懷疑:「證券分析還管用嗎?」
「證券分析」分為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:
基本分析注重財報、每股盈餘(EPS)、市盈率(PE)、產業基礎和宏觀環境等;
技術分析專看價格趨勢、成交量和各種XX線等。
「財報」包括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,再加上一張股東權益變動表,通常是厚厚一本,裡面充滿了數字,仍被大多數人視為無字天書。只要有穩定且持續的合理利潤及適當的ROE,就可繼續經營下去。行家會先解說產業本質,再作財務的特點說明,最後比較最具代表性的公司;不同產業的財報自有不同的解讀方法,多審閱上市櫃公司的財報,就可以透視其間的差異。
最近流行「ESG」是Environmental(環境保護)、Social(社會責任)與Governance(公司治理)的縮寫,主要用來幫助投資人除了財報外,能夠更了解企業能否永續經營及值得永續投資。原本只是一個附加行動,後來演變為一種信仰及理念,指引著企業的經營策略。聯合國甚至呼籲將ESG納入投資決策考量(PRI),約有1,700個單位簽署,形成全球ESG主題ETF的革命狂潮。
每個參與金融活動的投資人,必須了解自己是在投資或投機。至少要知道資產負債表是反映某一時刻的資產和負債情況、損益表是對當年經營結果提供一個公正的描述、現金流量表和盈餘分配表是盈餘能力及股東盈餘的表現,可看出企業處境的順逆。有行家說:「不懂財報,就是不懂經營;不懂產業,永遠只是半調子!」
早期企業界有「三套帳」:一套報稅用,一套融資用,一套在老闆的腦袋瓜裡。儘管是假報表,仍可真分析,會計有公認的原理原則,用心解讀仍可循著來龍去脈揪出不尋常的蛛絲馬跡。
投資人面臨財報面、消息面、產業面三難時,建議以財報仔細檢視市場消息,再以產業知識究底消息背後的真相,最後以基本分析找股票、用技術分析找買賣點、透過ESG找到永續的投資價值,就是萬全之策了。
Scroll Up